# Stephen Guise - 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 (Highlights) ![rw-book-cover|256](https://readwise-assets.s3.amazonaws.com/media/uploaded_book_covers/profile_155788/708dc0a1-ccbc-4ae5-9b0e-a27eaf93a5bf.jpg) ## Metadata **Review**:: [readwise.io](https://readwise.io/bookreview/32230816) **Source**:: #from/readwise #from/weread **Zettel**:: #zettel/fleeting **Status**:: #x **Authors**:: [[Stephen Guise]] **Full Title**:: 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 **Category**:: #books #readwise/books **Category Icon**:: 📚 **Highlighted**:: [[2023-09-16]] **Created**:: [[2023-09-16]] ## Highlights ### 序 - 完美主义总会成为你宅在家中、放弃尝试、拖延行动的理由,会让你误认为自己生活得特别凄惨,让你无法坚持自我,让你感觉压力巨大。完美主义会导致你无法正视自身优点,只会一味地吹毛求疵,而不懂得顺其自然。 ^596532572 - 我内心深处那个完美主义者看到的是不去健身的两个强有力的理由,而那个不完美主义者看到的却是取得哪怕些许进步的机会,于是我选择行动起来。 ^596532573 ### 第4章 不完美主义带来的自由 - 你只要在前进,不论多慢,都会把那些瘫在沙发上的家伙远远甩在身后。 ^596532575 #### 不受限制 - 身为一个不完美主义者的首要好处是,你可以在更多的场合获得行动力,受到的压力更小,取得的成果更大。一个人越是勇敢、自信、轻松,就越容易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。 ^596532577 #### 亲和力与信任度 - 如果你姿态谦卑,不假装完美,你的亲和力就会大大增加。 ^596532579 #### 如何做一个不完美主义者 - 不那么在意结果,更在意过程。 ^596532581 - 不那么在意问题本身,更在意在有问题存在的情况下能取得的进展。如果有些问题必须解决,那就关注具体的解决办法。 ^596532582 - 不那么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,更在意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,成就什么样的事。 ^596532583 - 不那么在意行动正确与否,更在意是否在行动。 ^596532584 - 总体来说,不完美主义背后的逻辑是:不那么在意条件和结果,而关心眼前具体怎么做才能掌控自己的身份与人生,积极前行。 ^596532585 [[Stoicism]] ### 第5章 过高期待 - 你如果能把期待降低到最低,便会对拥有的一切心存感激。 斯蒂芬·霍金([[Stephen Hawking]]) ^596532587 #### 情绪与期待 - 最好的组合是你的总体期待很高(如自信)但具体期待很低(如适应力和做具体事的信心)。 ^596532589 #### 知足常乐 - 这两种心态的区别在于,“还能更好”意味着你认为有一个终点。 “永不满足”像一只永动的机械兔子,猎狗无论如何也追不上;“还能更好”意味着只要努力,我们就可以逮到那只兔子,这会让我们获得回报,感到满足。 ^596532591 #### 降低行动标准 - 有过高期待的完美主义者总会等到条件完美后再去采取行动。 ^596532593 - 如果生活中有什么事情对你很重要,你就应该致力于将其日常化——不要将其特殊化——因为习惯本身就是日常化的。 ^596532594 #### 关注过程,看淡结果 - 不努力的原因是对整件事不上心,而看淡结果背后的逻辑是“我会尽最大努力,但结果就顺其自然了”。 ^596532596 - 在人生中各个方面,最明智的做法始终是关注你能控制的部分,在这里是过程,而不是结果。 ^596532597 [[Stoicism]] - 淡化失误和不完美表现,从而更好地演讲 ^596532598 - 淡化对工作量(或质量)的关注,从而提高效率 ^596532599 - 海豹突击队的严酷训练教会了他,无论环境多艰苦、多无助,最好的办法就是决定下一步做什么,然后实施。 ^596532600 - 关注过程者在起床时并不会考虑健身的事,因为过程还没有进行到那一步。再难的过程,只要分解成一步一步去看,难度就会降低;相反,如果看得太长远,人们则会望而却步。 ^596532601 - 不论是担心眼下的环境还是未来的结果,你都是在给自己的不作为找借口,这太容易了。要想实现内心的自由,你就要无视当下的环境及可能的结果。相反,你要做的是关注过程本身。一旦把心思放到过程上,你就降低了对未来的期待,也就不会让它们成为你行动的绊脚石了。 ^596532602 #### 从接受现实到采取行动 - 纠结不放是一种绝望而无谓的挣扎。你的反思并不能改变过去,只能让你进一步自我否定,而接受现实才是当前困境的解决方法。 ^596532604 #### 分清意外与失败 - 大部分人都把失败看成自身表现欠佳造成的过失或行为缺陷。这样一来,失败的外延就远远超出了它“未能成功的行动”的基本含义。要知道,我们根本无法左右意外的结果,所以不应该将失败与意外画上等号。 ^596532606 - 结果或许会受到你的行为与选择的影响,但绝不是你能够完全左右或掌控的。 ^596532607 - 失败是努力追求能力尚不可及的目标的必然结果。 ^596532608 - 如果一件事你在任何条件下都做不好,这种情况就是失败。 ^596532609 - 很多时候,很难判断到底是失败还是意外,所以你如果受到了挫折,需要问问原因。受挫后询问对方的反馈是需要勇气的,但是你如果能做到,就将受益匪浅,因为下次你就知道该如何改进了。 ^596532610 - 如果有些事依赖偶然因素,一定要固执地坚持尝试。如果尝试一件由偶然因素决定的事不需要你付出任何代价,不会产生任何成本,你没有理由放弃。 ^596532611 - 如果失败了,就换个方法重新来过。 ^596532612 #### “应该”式自我对话 - “应该”这个词特别危险,因为一旦用来指过去的事(“本应该”),就意味着你认为之前自己做错了,本应该用其他方式做的。 ^596532614 - “本应该”充满了罪恶感和羞耻感。纠结的人每次回顾往事或其后果,总是在想自己当时能如何做得更好,而往往忽视了自己已经做得很好的地方。 ^596532615 - 每次你要纠结一件事,就先给自己30秒的时间想一想你当时为什么会那么做。人做事时,总是会以对自己有利的方式去做。想想当时你的动机是什么,接受自己并非完人这一事实。如果此刻你对“之前的自己”有了充分的理解,那么你在评价自己之前的行为时就不会那么苛刻了(这就像减轻对他人批判的关键在于增强对他们的理解一样)。 ^596532616 - 我们完全可以用“本可以”的表达替代“本应该”,因为“可以”只是指出一种可能性。“应该”总是有一种确定和必须的感觉,而“可以”则代表着开放与自由。用开放的心态看待人生才是正确的选择,毕竟漫漫人生路,本就是柳暗花明的。 ^596532617 #### 活在当下 - 认清过去已无法挽回这一事实,了解意外和失败并没有多可怕,以及建立良性的自我对话方式。 ^596532619 - 倒计时可以给你轻微压力,督促你尽快对某事做出具体的决定,或至少弄清“具体需要采取什么行动”的问题。坚持每天使用倒计时的办法,给自己施加点儿压力,你就能有效地提高自己做决定的信心以及速度。的确,压力会让人不自在,但只要处于合理范围内,它就可以有效帮助我们行动起来 ^596532620 #### 应对纠结的技巧小结 - 如果你纠结的事情与你的个人表现相关,你要明确它属于意外还是失败。如果是意外,那就再试试;如果是失败,那就要庆祝自己排除了一种错误途径,可以再想新的办法,重新来过。如果你怀疑意外和失败的成分兼而有之,比如反复遭到拒绝,那你就要在找到新办法后继续尝试。 ^596532622 #### 成为不完美主义者会令你信心大增 - 卡迪的研究表明,对那些缺乏自信的人进行自信身姿训练是很有必要的。虽然这只是个临时的小窍门,但如果坚持每天练习,它就会成为更持久、有效的策略。更重要的是,这个办法很好操作——你只需要展开双臂。 ^596532624 - 建立强大自信的关键是明确你现在对什么有自信,然后在此基础上努力。 ^596532625 #### 许可与尴尬 - 尴尬的作用仅仅是打消我们做事的积极性,以避免造成更多尴尬,这是一种循环论证。 ^596532627 - 也就是说,如果你能消除尴尬情绪,尴尬带来的麻烦就消失了。做令你感到尴尬的事情(只要不伤害到他人),唯一可能的后果就是让某些人疏远你,但是,如果这是你坚持做自己所要付出的代价,那么被一部分人疏远也没什么大不了的(毕竟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)。 ^596532628 #### 叛逆练习 - 你不可能取悦所有人,而取悦某些人群是毫无意义的,因为只要你做自己,就一定已经取悦了一部分人而疏远了另一部分。你不需要特意去取悦谁,就已经做到了这一点。 ^596532630 - 不要试图在他人那里寻求认同,否则你将永远不可能获得来自自己的认同。 ^596532631 #### 冒牌者综合征 - 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就是看清真实的自己。接受自己的缺陷,并忘记自己所谓的完美形象。真实的你才是你的根本,即便是错误,也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犯错误很正常,根本无须大惊小怪。 ^596532633 - “如果你从来没有犯过错误,这只能说明你从来没有尝试过新鲜事物。” ^596532634 #### 二进制思维 - 在二进制的角度,开关向上就是“1”,向下就是“0”。记住,我们关心的是你是否完成了任务,并不在乎过程中你做得好不好。 ^596532636 #### 视进步为成功 - 即便我绊了一下,摔了个嘴啃泥,我也还是比原地不动前进了一些。一次行动——不管多么不起眼,多么问题重重——只要能够对你有所帮助,就是有益的。 ^596532638 #### 拒绝预设,重在体验 - 要想对预设有深刻的认识,你可以先把自己的预设记录下来,采取实际行动后再把真实的结果写下来。 ^596532640 - 要想对预设有深刻的认识,你可以先把自己的预设记录下来,采取实际行动后再把真实的结果写下来。 ^596532641 #### 完美主义与拖延症的关联 - 行动之前,似乎要万事俱备后,你才会进入完美的状态,获得完美的思路,产出完美的结果。只有行动起来,你才会被现实所打败,直至发现一切并不简单。 ^596532643 - 行动起来,随机应变,转危为安。比起原地不动,非要等到有了十足把握才有所作为,随机应变才更令人兴奋,成效也更显著。 ^596532644 #### 完美决策者的痛苦经历 - 你遇到的各种情况越多,你的外壳就越坚硬,你对疼痛和恐惧也就越不敏感。 ^596532646 #### 快速决策 - 把自己的脑子“关掉”,没必要的时候,不要任由自己过度分析。 ^596532648 - 快速决策的习惯会让你给他人留下一种自信、无畏的印象。 ^596532649 #### 数量重于质量 - 最终成功的人(不论你如何定义成功)都不是那些第一次尝试就成功的人,而是那些经历过挣扎但善于总结经验的人。 ^596532651 #### 放弃对最佳路径的幻想 - 也许有些选择明显优于其他,但寻找最佳路径并不是我们人生的目标,向前发展才是。更准确地说,你最不该做的选择就是毫无作为。 ^596532653 #### 整体上的完美主义(2种对策) - 忽略问题,关注自己在问题条件下取得的进步。如果你必须解决一个问题,就把重点放在解决过程上。 ^596532655 #### 过高期待(4种对策) - 请在整体上保持乐观态度,不把希望寄托在任何具体事项上——只有这样,在遭遇不完美时,你才能做到随机应变。 ^596532657 #### 纠结不放(5种对策) - 改变想法的最好办法是按照你希望达成的目标采取行动。如果你纠结过去,现在就采取行动(特别是针对纠结的事)就是消除纠结最有效的办法。 ^5965326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