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不不 - 读库 - 赛博与朋克 (Highlights) ![rw-book-cover|256](https://readwise-assets.s3.amazonaws.com/static/images/default-book-icon-1.a08c56e2fedd.png) ## Metadata **Review**:: [readwise.io](https://readwise.io/bookreview/25789383) **Source**:: #from/readwise **Zettel**:: #zettel/fleeting **Status**:: #x **Authors**:: [[不不]] **Full Title**:: 读库 - 赛博与朋克 **Category**:: #books #readwise/books **Category Icon**:: 📚 **Highlighted**:: [[2023-03-28]] **Created**:: [[2023-03-28]] ## Highlights - 当cyberpunk(赛博朋克)出现的时候,cyber(网络的)和punk(朋克)都尚未出现。 ^498915586 - 全世界有各种作家,有的人得奖,有的人被杀,有的书畅销,有的书被烧,但大体上走运的不多。 ^498915587 - 如果要在迪克所有作品中仅仅推荐一部的话,八成就是《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?》,因为由它改编而成的《银翼杀手》影响了所有赛博朋克电影。 ^498915588 - 朋克的核心在于反叛。 ^498915589 - 性手枪解散后没多久,弗诺·文奇就于1981年写出了五万八千字的小说《真名实姓》。故事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了赛博空间,然后文奇完美地错过了cyberspace的命名权。 ^498915590 - 弗诺·文奇毫无创见地把网络空间叫成“另一层面”(the other plane),从而拱手让出了cyberspace或matrix(矩阵)。后来文奇极度失落,引用马克·吐温的比喻表达内心悔意:“正确的词语和几乎正确的词语之间的差别,等同于闪电和萤火虫之间的差别。” ^498915591 - 不会编程的威廉·吉布森首创了cyberspace这个妙词。 ^498915592 - 吉布森的写法非常符合电影剧本的创作规律。在布莱克·斯奈德所写的《救猫咪》中,将这种找人组队的模式称为“金羊毛”类型。它有三个特征:主角走上某条道路,组织起某个团队,完成某项任务。 ^498915593 - 《神经漫游者》描绘人工智能意识觉醒、东亚特色的未来城市、义体移植等场景,提出矩阵、锡安、赛博空间概念,出版后荣获三大科幻奖项:菲利普·迪克奖、星云奖和雨果奖,受到广泛关注,成为赛博朋克的经典代表作。 ^498915594 - 虽然说吉布森首创出“cyberspace”这个词,但cyber–punk其实是由另一个不知名的科幻作者布鲁斯·贝思克提出来的。 ^498915595 - 最后日本人在1990年代用动漫给cyberpunk塑造出最为著名的cyborg(赛博格)角色——《攻壳机动队》中的草薙素子。 ^498915596 - Cyborg是cybernetics(控制论)和organism(生物体,有机体)两个单词的结合体,原意指有机体与高科技电子机械相结合的产物。 ^498915597 - 1920年代,捷克作家卡雷尔·凯佩克写出科幻剧《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》。在剧本中,凯佩克把捷克语的robota(奴隶)改写成了robot,这是“机器人”一词的起源。 ^498915598 - 如果说铁雄因为超能力变成机械臂怪物不算纯粹赛博格的话,那么从1989年5月开始连载的《攻壳机动队》系列,则有着最为纯正的赛博朋克血统 ^498915599 - 一个人身上的所有细胞都被更新了一遍,那这个人是曾经的自己,还是一个全新的人?这已经涉及哲学思辨,赫拉克利特、苏格拉底、柏拉图、普鲁塔克、霍布斯和洛克等都曾讨论过类似的问题,被称为“忒修斯悖论”。 ^498915600 - 目前赛博朋克潮流最大的问题,或许在于重赛博轻朋克。当创作者们总在各种酷炫技术中寻找素材、追求特效的时候,常常忘了这个流派的初心。人如何在科技的狂飙中获得平衡,如何在算法的控制下寻求自由,这才是赛博朋克最初的态度。 ^498915601 - 归根到底,赛博朋克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,更是一种生活价值观。当人们身处于科技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,资源差距极大、个体自由被无形控制之时,是默然忍受,或挺身反抗,就成为一个需要面对的“to be or not to be”的问题。毕竟人的本性,在于自由。 ^498915602 - 很早之前,威廉·吉布森有句名言:“未来已来。只是分布在不同的现在而已。” ^498915603